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

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3-10-19

马经理
15020830198 | 0538-8855700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5020830198
  • 主营产品|尚未填写
  • 单位地址| 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山东昊洲矿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山东昊洲矿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提供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

企业视频展播,请---播放视频作者:山东昊洲矿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顶板位移监测仪




煤矿安全标准化对顶板离层仪使用规定有哪些

掘进矿压工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工作标准

1、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顶板。

2、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应紧跟掘进工作面。

3、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设在巷道中部。

4、双基点顶板离层指示仪浅基点应固定在锚杆端部位置,深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杆上方稳定岩层300—500毫米,若无稳定岩层,深基点在顶板中的---不小于7米。

5、所有存在缺陷、表面模糊不清的离层指示仪应立即更换,新安装指示仪安装在同一孔和同一高度上。如果不可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原指示仪更换后,要记录其读值,并标明其已被更换。





竖式顶板离层仪是一种监测顶板岩层移动的监测仪器。它可以分别显示锚杆长度范围内和锚杆同范围外的顶板岩层的离层情况。为煤矿工程---和检测人员提供确定锚杆的长度、抗拉强度,了解所使用的锚杆的和理性、经济性而需要的科学依据,顶板位移监测仪yhw300,从而有效的防止顶板坍落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

顶板离层仪主要有深、浅基点锚固器、钢丝绳、拉紧螺丝、长、短测筒、刻度指示环等组成。


顶板离层仪安装标准_避免矿业事故,yud300顶板位移监测仪,注重每一个细节

    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趋势相对稳定,之前的矿业作业设备不完善,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一些矿业危险事故时有发生,如今加强矿业作业管理,一些小型矿产逐渐被规划,并且我们的矿业设备技术应用也逐渐完善,比如,我们顶板离层仪矿业设备的应用,为解决我们煤矿顶板事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近几年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煤矿灾害中,无论是生产矿井还是基建矿井顶板事故都是多发性的,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建设危害性---。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其中,多数事故是支护方式落后、初撑力不足、支护差、疏于观测等原因造成的。

  井工煤矿工作面的木支护、金属摩擦支柱或单---压支柱支护形式已被综采液压支架所替代,巷道已由架棚支护转变为锚杆支护为主、其他支护形式为辅的格局;煤矿顶板监测监控技术迅速发展,顶板离层仪、采动应力监测系统、煤矿顶板灾害在线监测系统、支架压力监测系统等广泛应用于煤矿的顶板管理。随着我国煤矿支护技术、支护装备的发展以及支护体系的深刻变革,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煤矿井下巷道,顶板离层仪是准确度量顶板发生离层的位移量,是判断巷道顶板稳定情况及锚杆支部的重要依据。并且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智能数控技术的发展,远程监控我们矿业工作的实时情况,顶板位移监测仪,并且进行数据统计,细分我们的内部情况。

  小编建议要推进煤矿企业支护方式改革,推广应用顶板管理的---适用技术,督促检查顶板管理措施落实和------治理情况。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大对顶板管理工作的监察力度,发现重大安全---的,要---煤矿停产整顿;对顶板管理工作不---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矿用顶板位移监测仪-顶板位移监测仪-昊洲矿业装备(查看)由山东昊洲矿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提供。山东昊洲矿业安全装备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力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并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惠顾,真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昊洲矿业——您可---的朋友,公司地址: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联系人:马经理。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298615.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79940627.html
     关键词: 立柱拆缸机 - 立柱试验台 - 顶板离层仪 - 紧链器 - 顶板动态仪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